水稻在我國是人們最平常的主食,水稻脫殼之后就是大米,每天一個人可以食用700克米飯。因為米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可以保證身體的發育與健康。上次說了水稻貪青晚熟的原因,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如何防治水稻貪青晚熟。蟹田大米
1、注意種植密度
水稻的種植密度對水稻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,種植密度不可過稀過密。如果不合理控制水稻種植密度的話不僅會出現貪青晚熟的情況,還會增大病蟲害發生的幾率,對于水稻不僅無益還有很大的危害。具體的種植密度要視水稻的品種與土壤的肥沃程度而定,例如雜交水稻,肥沃程度偏上的土壤一畝可栽種2萬穴左右,肥沃偏下的一畝可增加1-2千穴。
2、合理施肥
要根據水稻的生長情況進行合理施肥,要對癥下藥,什么情況施什么樣的肥。不能根據自己的心情而定,一定不能將氮肥施多過量,或者是只施用氮肥。氮肥確實可以促進作物的癥狀發育,但是施的過多會使水稻短時間無法全部吸收轉化,殘留在水稻內是使水稻貪青晚熟。要適當的施一些磷鉀肥,為水稻多補充一些微量元素。
3、溫濕度控制
水稻是一種喜水喜溫的作物,一定要控制好稻田里的溫度與濕度,水稻生長的最適溫度在30度左右,水分要淹到在人的腳踝。如果沒有滿足水稻所需要的濕溫度,那將會嚴重影響輸掉的正常生長,導致發生貪青晚熟的現象。
4、病害防治
水稻也會遇到很多的病蟲害情況,例如稻瘟病、稻飛虱等,這些病害會嚴重的危害水稻的正常生長。病蟲害會破壞水稻的營養運輸導管,導致水稻沒有足夠的營養物質,不能在正常的時間段成熟,導致貪青晚熟。所以一定要提前預防病害,如果發生任何一種病害,一定要檢查出是什么病害,對癥下藥,進行處理。
以上就是小編整理出來的防治水稻貪青晚熟的防治方法,還有一些小編就沒有一一列出來了,例如保證光照時間等。水稻貪青晚熟是水稻最容易出現的癥狀,也是最容易防治的,只要保證了水稻的各個種植條件,那貪青晚熟的情況就會很少見了。